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政府信息公开>法定主动公开内容>重点领域公开>制造业重点产业链现代化建设

宜春市工信局上半年“869”行动计划工作总结

访问量:

关联稿件:

今年以来,全市工信系统坚持以365体育手机投注,365体育APP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为动力,以“强作风、促发展”为导向,深入推进“869”行动计划,狠抓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落地见效,推动新型工业化建设取得新成效。

一、扎实推进“869”行动计划,产业链供应链进一步畅通。一是高位统筹推进。市委、市政府多次听取工业专题汇报,市政府主 要领导先后召开工业强市建设工作领导小组会和“锂电+陶瓷”产业、节能环保产业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分管领导牵头分季度召开工作例会,各产业链链长召开推进会。市级层面开展了《江西省先进制造业促进条例》宣贯活动,启动了“十五五”新型工业化规划编制工作,开展了“869”行动计划年度评估,印发“1+8”本年度计划,列出重点工作清单。二是加强调度分析。实施工业用电日监测、产值月预报、运行季通报、成效年考核机制,配合落实省厅联系重点县市调度机制,锁定重点抓监测预警,促进了生产企稳。1—5月工业用电同比增长7.1%、全省第5。针对工业运行、产业发展难题,开展深度调研,撰写38篇专报,3篇登上市委办参阅件。三是推动 产链融合。全市开展产业链招商活动149次,签约项目99个;人才对接73场次、引进人才557名;产销、产融对接活动170场,调推进产业链问题70个。帮助19户企业获批“工信通”贷款9300万元, 获批户数及金额全省第1,促进了产业链供应链畅通有序。四是深化重点改革。牵头的12项深改任务有序推进,出台数转改革方案,探索建立“政府引导、市场主导、标杆引领、多方参与”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长效机制。组织开展2025年度亩产效益评价工作,汇编“亩产论英雄”改革典型案例,供各地学习互鉴。

二、全面开展培育优质企业竞赛,工业企业梯队进一步优化。一是优化存量。落实“强作风、促发展”要求,全市工信系统开展了“深化实施869行动、培育优质企业”竞赛,新增创新型中小企业169家,全省第3;入围全省优质企业梯度培育库197家。印发《开展“千企技改、万线更新”行动的实施意见》,以微设计、微创新、微改良等“微技改”为抓手,推动企业技改扩面升级。1—6月,重点调度500万元以上技改项目388个、同比增加132个。发挥省、市工业专项引导效应,组织75个项目争取省级工业发展专项资金8420万元;对101个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项目给予市级奖补资金1874.5万元,直接撬动企业技改固投53.9亿元,激励带动571户企业更新设备8400余套。二是培育增量。牵头筹办江西 · 宜春对接海峡两岸经济区暨知名企业走进宜春(福州)“双招双引”推介活动,现场签约项目15个、总投资额50亿元。1—5月,全市新签约工业项目128个,总投资316.9亿元,其中亿元以上项目128个、10亿元以上项目7个;1—6月,重点调度亿元以上工业项目453个、同比增长96个,其中:计划新开工项目113个,已开工99个,开工率 87.6%。三是提升质量。开展“一起益企”中小企业服务行动暨企业特派员大走访活动,围绕政策惠企、环境活企、创新强企、人才兴企四大重点方向,制定55个服务举措,选派91名企业特派员挂点十亿元以上工业企业。兑现上年度选优扶强奖励资金1967万元, 支持企业326户。推荐申报省级链主企业15家、第七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3家。

三、聚焦聚力链群协同,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进一步加快。一是兑现数转奖补。用好市数转专项资金,拟兑现第一批奖补资金1100余万元,强化绩效评价,促进项目规范实施,带动全市数转升级。截至4月底,累计完成诊断2286家、完成改造1087家,分别占目标企业数的105.1%和84.1%。二是扩大试点示范。组织上高高新园区、奉新高新园区、袁州产业园成功申报第三批省级产业集群和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全市获批试点地总数达7个。组织开展系统摸排和专题培训,推荐申报第一批省级标杆项目企业75家、工信部5G工厂名录28个,获评省级“数智工厂”14家、“小灯塔”企业18家、先进级智能制造企业20家。三是优化供给生态。加强与工信部国字号机构、宜春学院等高校对接合作,公开遴选咨询服务商27家、实施服务商42家、“小快轻准”数字化解决方案和产品106个,获批组建“江西建材行业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对接江西银行“数转贷”产品,推动79家企业申请贷款,总额11.3亿元。

四、积极培育新质生产力,产业集群发展水平进一步提升。一是推动企业创新。大力实施工业企业研发机构建设行动,组织申报市级企业技术中心51家,申报省级企业技术中心9家。建立中试平台重点培育库,入库中试平台45个。推荐 41个项目 申报国家级人才工程,84个创业类项目申报“赣鄱英才计划”、同比增长29%。推荐申报优秀新产品27项、赣出精品26项、首台套产品6项。 出台《宜春市市级工业设计中心认定管理办法》,认定第一批市级工业设计中心19家。二是发力产业创新。安排100万元资金支持江西省锂电新能源制造业创新中心开展第四代锂云母提锂科技攻关,九岭锂业、钶智新能源新型提锂技术加快产业化步伐,支撑提锂成本控制。1—5月,锂电产业实现营收301.6亿元,同比增长14%,产业中后端占比提升至79.2%。扎实推进“锂电+建陶”“锂电+硅”融合发展,全市综合利用处置锂冶炼剩余物69.7万吨。三是完善集群梯队。按照“六个一”机制指导集群提档升级,组织2个产业集群参加省级先进制造业集群竞赛,5个产业集群复核申报工信部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2个产业集群申报2025年度省级产业集群,1个产业集群申报省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组织开展2025年产业集群综合评价工作,6个产业集群获评良好以上等次,宜春经开区锂电新能源产业集群连续3年获评优秀等次。

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返回顶部关闭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