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的一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工信系统深入实施“产业兴市、工业强市”战略,攥紧稳增长、干项目、兴产业、抓创新、筑平台、严监管、强队伍等系列“组合拳”,实现工业经济企稳提质,主要体现为“三个平稳、四个突破、五个前列”。
——“三个平稳”: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4%,营业务收入同比增长7.7%,工业投资同比增长9.7%,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达到预期目标。
——“四个突破”:中医药产业发展成效赢得易炼红省长批示肯定;碳酸锂产量突破4万吨,约占全国的1/4;7家企业获工信部支持,连续两年新增全省唯一“全国质量标杆”;工业园区新建成“拎包入驻”标准厂房346.8万平米,创历年新高。
——“五个前列”:省级“专精特新”企业185户、两化融合贯标企业68户、全省民营制造业百强企业27户,均排全省第1位。规上企业1602户、高新技术企业536户,均列全省第3位。
一年来,我们着力在七个方面作出努力、狠抓落实。
一、聚力精准施策,“稳增长”基础性作用进一步发挥。一是精准引导。市委、市政府每年春节后即召开产业兴市工业强市总结部署大会,表彰先进,部署工作;市政府印发工业高质量发展考评办法,兑现市级财政工业奖励资金2730万元,持续释放主攻工业的强烈信号。工信系统坚持以重大活动造声势,全年发布工业信息790余条,先后四次召开新闻发布会,有效引导预期。二是精准监测。市政府工口定期召开运行调度会、入规联席会和流动现场会,工信系统每月召开调度分析会,强化运行分析研判和通报督导,注重综合施策补短,稳定增长势头。三是精准帮扶。开展降成本优环境“产业扶强”专项行动,对180户重点企业实施挂点帮扶,常态化协调解决企业困难。推动宜联打印机设备进入国家安可产品采购目录,帮助国泰民爆化工等企业稳固民用炸药市场。扎实开展中小企业政策宣传月活动。分别在深圳、昆明举办全市民营企业领军人才公益培训和中医药产业国情研修班,组织近百人次参加省级培训,帮助企业提升管理水平。全年累计争取到位国家、省级项目资金1.65亿元。
二、聚力落地生效,“干项目”扩张性热度进一步激发。一是强化项目招引。举办知名企业走进宜春(深圳)推介会,以重大活动引领工业招商。全年累计招商签约工业项目319个,签约金额1447亿元,进资率、开工率和投产率分别为22%、82%、38%。其中:100亿元以上项目1个、50—100亿元项目9个、20—50亿元项目14个、10—20亿元项目11个、5-10亿元项目72个、1—5亿元项目190个。二是强化项目落地。扎实开展“项目攻坚年”活动,以“擂台赛”机制促项目见效,分别以365体育手机投注,365体育APP、袁州区、上高县、365体育手机投注,365体育APP、万载县为主会场,举办5次工业项目集中开(竣)工活动,累计开竣工项目550个(开工312个、竣工238),投资总额1686亿元,其中5020项目20个。三是强化项目调度。全年重点调度亿元以上工业项目473个,总投资2433.4亿元,累计完成投资1071.1亿元,占总投资比重44%。其中:222项计划新开项目有190个开工建设,开工率85.6%;251个续建项目有173个部分投产,投产率68.9%。
三、聚力优化升级,“兴产业”支撑性地位进一步提升。一是厘清产业升级路径。借助高端智慧,编制《宜春重点鼓励发展产业指导目录及产业五图》,明晰重点产业升级的方向路径。二是主攻新兴产业扩张。锂电产业优势再提升,成功举办2019年中国锂业大会暨第四届锂电新能源产业高峰论坛,合众、清陶等项目开工,通瑞、格林德等项目投产,紫宸、南氏等企业跻身行业前列。中医药产业支柱地位持续巩固,圆满举办第50届药交会及宜春中医药发展成果展,全产业链产值达1136亿元。电子信息产业质效提升,成功获批绿色光源产业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三是力推传统产业转型。调度推进500万元以上技改项目182个,当年完成投资140.8亿元,带动工业技改投资增长30.8%。帮助20户工业企业获批省级以上技改专项4500万元。开展机电、食品产业课题调研,为产业发展把准脉。高安建陶产业优化升级省级试点工作有序推进。樟树市引导企业“机器换人”,撬动相关投资5.7亿元。上高鞋业、奉新纺织产业通过智能化改造,实现“降本增效”。
四、聚力创新驱动,“转动能”引领性效应进一步彰显。一是推进技术创新。积极开展新产品研发,完成省级新产品立项44项,参与省级优秀新产品评选,2个获一等奖、3个获二等奖、4个获三等奖。启动锂电产业技术创新升级推进计划,围绕技术路线、发展规划、专利导航等开展集中培训、现场辅导和诊断报告。11户企业列入全国工业企业知识产权运用试点企业,数量列全省第1。高安璐克斯机械有限公司列入2019年省“双千计划”科技创业高端人才项目。新威动力、开普蓝生环保分别荣获“2019年中国先进技术转化应用大赛”铜奖和优胜奖。二是推进智能制造。编印《智能制造体系构建及实施指南》,加强对智能制造业务的指导。新增省级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5个、总数达18个。远大保险设备集团“智能图书馆智能书架系统”获“创客中国”江西省中小企业创新创业大赛决赛一等奖。三是推进两化融合。新增省级两化融合示范企业5户、总数达39户;启动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企业68户,通过贯标27户,数量均列全省第1。在锂电、建陶、商砼等行业实施数字化改造和大数据中心建设。先后在365体育手机投注,365体育APP、奉新县举办省两化融合推进联盟专家辅导地市行暨企业上云对接活动,金虎保险设备集团列为“上云示范企业”。四是推进品牌建设。樟树金属家具产业集群工作正在编制区域品牌建设试点规划、产业联盟方案、团体标准和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举办两次区域品牌集中宣贯活动,对10家重点企业进行一对一辅导服务。阳光安全设备集团评定为“全国质量标杆”企业,并在全国质量标杆交流会上发言。
五、聚力扩容提标,“筑平台”承载性功能进一步完善。一是完善园区平台。出台《宜春市工业园区优化升级行动方案》,开展品质、形象、功能、效益、服务五大提升行动,力促“两型三化”管理提标提档。全市工业园区累计完成基础设施投资30.5亿元、工业固定资产投资474.9亿元,分别增长24.2%、8.0%。新增主体竣工工业标准厂房346.8万平方米,数量创历年之最。帮助8个工业园区累计获省级标准厂房建设补助资金4532万元。上高、万载工业园区扩区调区获批。新增奉新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上高县列入工业企业“亩产效益”综合评价省级试点。丰城循环经济产业集聚区列入省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区。袁州工业园区智能装备制造产业集群列入省级重点工业产业集群。宜阳新区大数据产业园获批省级新型工业化产业基地。二是畅通大数据平台。宜春智慧工业平台上线企业6431户,实现规上企业全覆盖,累计对接或引入第三方服务机构43家,已有210户企业发布招聘信息1883条、涉及11201个岗位,57户企业发布供需对接需求产品513种,累计解决企业诉求问题291个。平台迎接省内外50余批次考察,“点线面体”推进工业大数据发展的做法在省工业和信息化内刊专题刊发,建设成效得到工信部信软司关注。三是拓展创新平台。累计建成省级以上科研创新平台157个,其中新增省级企业技术中心5家、总数33家。续锂电产业后,新增省级建陶产业技术研究院列入培育名单。五洲医药、睿创科技分别被授予国家和省级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名。远大保险设备集团建成省级金属家具工业设计中心。江西省红品创新设计中心建成投运。华伍股份获第四届江西省工业设计大赛二等奖。樟树市建成中药质量第三方检验检测中心,填补全省空白。
六、聚力标本兼治,“强监管”底线性思维进一步筑牢。一是狠抓污染防治。积极履行工业污染防治专委会办公室工作职责,每月调度通报工作进展。协调督促工业园区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和污水管网建设、混凝土搅拌站和水泥粉磨站扬尘污染整治。建成10个工业集聚区污水处理厂并投入运营,日污水处理能力7.05万吨,建成污水管网421.5公里。全市63家混凝土搅拌站有58家完成环保整改验收,3家用电账号销户、1家断电停产、1家整体搬迁重建停产。抓实混凝土搅拌站内部试验室管理和产品质量监管,50家通过评审,占比83%。全市16家水泥粉磨站,15家完成环保整改验收,1家停产整改。二是紧抓节能监察。开展重大工业专项节能监察行动,49户企业完成监察,能耗均达国家标准。国家、省级绿色工厂分别增加3家和4家,总数为8家和10家,前者总数占到全省的四分之一。引导2家企业开展自愿清洁生产审核评估工作。三是实抓安全生产。开展安全生产大排查大整治行动、“打非治违”百日行动、小微企业专项整治、十五大专项整治工作、安全生产月和安全生产万里行等系列活动,全市重点行业领域无安全生产事故。
七、聚力强基固本,“带队伍”保障性根基进一步强化。一是打造忠诚型队伍。扎实推进“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干部作风得到锤炼。完成党总支和离退休老干支部改选换届工作,组织机关党务干部参观学习,制定机关党员、支部积分考核办法(试行)、机关党组织联创联建实施方案、党支部规范台账等文件,编制支部考核台账等党建“一套表”,确保党建工作“政策准、数据清、导向明”。二是打造服务型队伍。以“放管服”改革为突破口,推动职能转变,减少审批事项33项,保留的58项全部录入网上审批,梳理“一次不跑”“一次办好”审批事项8项、“只跑一次”事项26项、取消证明事项4项,对窗口15个审批事项实施流程再造。受理12345政府服务热线转派件16件,全部回复办结。清理排查拖欠民营企业中小企业账款2.97亿元,已偿还2.53亿元。三是打造过硬型队伍。强化党风廉政建设,严格落实党组主体责任和“一岗双责”,紧盯重点岗位和关键环节,开展警示教育,认真执行“三重一大”事项集体决策制度、述职述廉制度、领导干部个人事项报告和抽查核实制度,做好省委第五巡视组反馈问题整改,开展参观廉政基地活动,持续营造风清气正的氛围。
附件: